李江道的自杀方式很奇葩。
他找到了最开始被他用车床碾碎手掌的男人,此时他们的房子已经没了,工厂也没了,只能住在街道边上的窝棚里。
李江道将自己挂在了女主人的车底,等第二天一早,女主人上工的时候,李江道就这么躺在地上,被活活磨死,鲜血流了一马路……
这个故事很金基德,尤其是“母亲”从楼上跳下来的那个瞬间,如果是一般的导演,可能会选择让两人和解,毕竟复仇也是一种救赎。
“母亲”在复仇的过程中,确实把李江道当成了自己的儿子,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,为什么要再失去一个儿子?
但金基德就是让她跳了下去,这才是不忘初心……
吕文也很认可这个结局,因为有了点感情就选择放过李江道?人家是丧子之痛好不好?肯定要贯彻到底啊!
再说了,最后“母亲”也没直接弄死李江道,只是让他良心受到谴责,选择自杀,两条命换一条命,还不行吗?
当然,这个故事里面还有不少其他东西。
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,李江道怎么就轻易认同这个所谓的母亲了?还有李江道的转变是不是太大了?从一个恶人,瞬间变成了有良心的恶人……
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答案,就是“性本恶”。
金基德一直都信奉“性本恶”的准则,而李江道就是一个30岁的巨婴。
这里的巨婴,不是说他没有生活能力,没有自主性,而是在说李江道的人性,他从小就没有父母,没有人纠正他的价值观,所以他变成了一个没有是非观的人,分不清善恶。
很多人觉得李江道是反社会人格,其实是不对的,他的问题在于没有人引导,所以他才觉得金钱至上,把人弄残废是最好的结果,因为人死了保险比较麻烦……
而在“母亲”出现以后,李江道感受到了母亲对他的“爱”,他才发现,人与人之间居然还会有感情,激发了他人性中善的一面,才造成了最后的惨剧。
不过吕文对金基德某些叙述的意见很大。
比如里面的青涩部分,金基德这个老小子就是这样,他的电影,暴力和青涩都得有,吕文实在是忍受不了,暴力还挺正常,比如催收的时候,把人弄成残废,这个拍出来没问题。
青涩的部分完全可以删掉……
金基德倒是没说什么,反而很是兴奋,“这么说,你同意了?”
吕文抬手示意金基德别激动,说实话,他确实对李江道这个角色动心了,因为这个角色有很强烈的性格转变,也和吕文的身世有点像。
吕文就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,他一开始也憎恨所有人,甚至比李江道还要狠。
然后他的戾气在孤儿院里慢慢被磨平了,到了社会上以后,虽然跟了一个不靠谱的师父,但吕文的心中,还保留着最基本的善良,他一直秉持着不骗底层人的原则。
也是吕文在重活一回之后,完全和前世切割的主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