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明挤进去一问,才知道老太太有个祖传的玉佩,被几个年轻人忽悠着,说最多值五百块,老太太舍不得卖,他们就围着起哄,说玉佩是假的,气得老太太直哭。
那玉佩用红绳系着,放在个布包里,看着灰扑扑的。
苏明让老太太拿出来看看,玉佩一上手,他就知道是好东西——和田白玉的,摸着温乎乎的,透视眼一看,里面一点杂色都没有,雕的是个如意纹,底下还刻着个“福”字,包浆厚得很。
“大妈,这玉佩您想卖多少钱?”苏明问。
老太太抹着眼泪:“我老伴住院了,等着钱做手术,他们说最多给五百……可这是我陪嫁的东西,我妈说最少值五千……”
“我给您五千。”苏明掏出手机,“您有银行卡不?我转给您。”
老太太愣了,不敢相信:“你……你真给五千?”
“真的。”苏明帮老太太转了钱,把玉佩小心地收起来,“您赶紧去医院吧,别耽误了大事。”
那几个年轻人见没便宜可占,骂骂咧咧地走了。旁边有人说苏明傻,五千块买个不知道真假的玉佩,苏明只是笑了笑——他心里有数,这玉佩最少值五万,救了急,又捡了漏,值当。
回到饭馆,王彩儿看见玉佩,眼睛一亮:“这玉真好看,给我戴戴呗?”
“给你了。”苏明把红绳解下来,给她戴在脖子上,“以后别摘了,保平安。”
王彩儿摸了摸玉佩,脸红红的:“又乱花钱。”可吃饭的时候,总忍不住低头看几眼。
过了几天,拍卖行的人打电话来,说有个客户专门收和田玉,问苏明那玉佩卖不卖。苏明想了想,说:“不卖了,留着给我媳妇戴。”
挂了电话,王彩儿瞪他:“那么多钱,你说不卖就不卖了?”
“钱哪有你重要。”苏明捏了捏她的脸,“再说了,咱现在不缺钱,留个念想多好。”
王彩儿没说话,偷偷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,心里甜滋滋的。
周末,苏明开着面包车带娘俩去张姐的农家院摘苹果。念安在果园里跑,王彩儿和张姐坐在树下择菜,苏明靠在车边抽烟,看着远处的山,心里踏踏实实的。
他掏出手机,翻出相册里的玉佩照片,又看了看正在笑的王彩儿,突然觉得,这才是最好的宝贝。古玩街的漏可以不捡,拍卖行的钱可以不挣,但身边这俩人,得守一辈子。
回程的路上,念安在后座睡着了,手里还攥着个红苹果。王彩儿靠在苏明肩上,轻声说:“咱就守着饭馆,也挺好的。”
“嗯。”苏明点点头,方向盘打得稳稳的。
车窗外的风景往后退,像那些淘过的宝贝,看过的热闹。
苏明知道,真正的好日子,不是靠透视眼捡来的,是柴米油盐里熬出来的,是身边人笑出来的。
这道理,他现在才算真的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