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循着那道承载着机械文明最后信息的微弱信号,“彼岸方舟”穿越了一片片规则结构异常稳定、甚至显得有些“僵化”的源海区域。
这里的规则之河流动缓慢,信息星云呈现出规整的几何形态,一切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精心排列过,充满了极致的秩序感,却也失去了源海本该有的那份混沌的活力与创造性。
终于,在航程的尽头,信号指向的目标显现出了它的轮廓。
那并非预想中的、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宏伟堡垒,而是一片……无比庞大的、冰冷的**“废墟”**。
无数巨大无比的金属结构残骸,如同被拆散的巨人骨架,无声地漂浮在虚空之中。
断裂的轨道、扭曲的梁柱、破碎的齿轮、熄火的引擎……它们保持着某种残存的、严谨的几何美感,却统统失去了所有能量反应与生命迹象,如同宇宙尺度下的一片钢铁墓园。
这些残骸的规模是如此浩瀚,以至于它们自身散逸的微弱引力和磁场,在这片空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、死寂的“残骸星云”。
而在所有残骸环绕的中心,是一个更加令人心悸的存在——一颗**“铁锈恒星”**。
它并非真正的恒星,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、由无数机械造物残骸被强行压缩、熔铸而成的金属球体。其表面不再是闪亮的金属原色,而是覆盖着一层厚厚深红近黑的“锈迹”。
那并非普通的氧化铁,而是规则层面“活性”彻底丧失后,物质与能量衰变、腐朽后留下的、蕴含着浓郁“终结”意味的规则沉淀物。
这颗“铁锈恒星”静静地悬浮在那里,散发着冰冷、死寂、令人绝望的气息,仿佛是整个机械文明辉煌与毁灭的最终墓碑。
“信号源……就来自那颗‘铁锈恒星’的内部。”苏文瑾的声音带着一丝干涩,眼前的景象远比预想的更加惨烈,“能量读数……为零。规则活性……趋近于绝对静止。
这里……已经死了。”
赵明宇操控探测器扫描着那片无垠的残骸:“没有检测到任何生命或意识波动,也没有检测到‘寂灭兽’或类似的高浓度‘凋零’反应。
它们……好像就是突然之间,自己‘死’去了?”
冷月璃凝视着那颗巨大的锈蚀球体,冰蓝色的眼眸中倒映着那令人不安的暗红:“并非外力直接摧毁……更像是……内在的‘秩序’走到了尽头,导致了整体的‘僵化’与‘崩解’。
”她想起了“织法者”推演失败的记录,那种因追求极致秩序而导致的自我消亡。
陆凡没有说话,他悬浮在舰首,眉心的“三相烙印”微微发热,散发出柔和而深邃的辉光。他的感知远比仪器更加敏锐。
他能“听”到,从那片死寂的废墟深处,从那颗“铁锈恒星”的核心,传来的并非绝对的虚无,而是一种……**“秩序的哀鸣”**。
那是无数精密逻辑链条断裂后的回响,是冰冷算法最终计算出“终结”答案后的寂静,是整个文明在追求绝对秩序道路上,撞上那堵名为“存在意义”的墙壁后,发出的、被永恒凝固的叹息。
他引动“三相烙印”的力量,并非强行探查,而是如同一个共鸣器,尝试与那残留的、微弱的秩序意念进行极其轻柔的接触。
刹那间,更多的信息碎片涌入他的感知,不再是画面,而是一种更本源的“认知”:
***文明自述:**`万械同心·逻辑纪元`。一个将“绝对理性”与“效率至上”奉为圭臬的机械文明。